【集思廣益】廣州南沙協同香港打造灣區文旅高地 梁振英倡「一程多站」粵港互惠共贏
【集思廣益】廣州南沙協同香港打造灣區文旅高地 梁振英倡「一程多站」粵港互惠共贏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品牌交流活動「『粵港月講(第七期)』——協同香港,打造灣區文旅高地」研討活動,今日(24日)下午在香港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顧問梁振英指出,《南沙方案》的關鍵詞是「全面合作」及「面向世界」,南沙協同香港利用南沙的旅遊、文化、體育的資源,以及發揮香港面向世界的優勢條件,去吸引台灣同胞、外國朋友,通過香港再轉到南沙以至內地其他地方,發展「一程多站」的旅遊,打造灣區文旅產業。另外,他建議,集中力量辦好一兩樣體育或文化項目,爭取大型賽事,然後爭取香港觀眾、內地觀眾和世界各地觀眾,發揮南沙與香港的作用,達至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過程中持續的介紹宣傳不可或缺。



全國政協副主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顧問梁振英,南沙區委常委、南沙海外聯誼會會長阮曉紅,南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勇,南沙區副區長歐陽健華,以及香港旅遊發展局代表、諮委會委員、專家,粵港澳三地機構、企業代表和南沙區政府有關部門代表等逾50名嘉賓參加活動。


活動上,南沙區副區長歐陽健華,廣東省帆船協會副會長、南沙區帆船協會會長吳家麒及廣東省網球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網球協會副會長、廣州鈞泰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燕山分別作主題推介。


歐陽健華表示,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正加快構建以南沙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更擁有全國規模最大郵輪母港綜合體之一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可停靠全球最大的豪華郵輪,並享受外國旅遊團入境免簽15天便利政策,為各地旅客來往旅遊觀光等提供便利。同時,南沙亦有著豐富的歷史文物和自然資源,南沙天后宮、濕地公園均為國家4A級景區,並擁有星級高端酒店。此外,南沙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已成功舉辦ATP及WTA網球賽、國際帆船賽、籃球聯賽、足球聯賽、龍舟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未來希望攜手港澳共同開發文體旅市場,共同打造高品質國際濱海旅遊目的地。


廣州南沙近年積極發展帆船運動,南沙帆船成為了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吳家麒介紹,南沙帆船協會是內地首個榮獲「五金錨獎」的遊艇會,曾舉辦廣州南沙國際帆船賽、廣州南沙中國青少年帆船賽等多項亞洲及全國性帆船賽事;協會目前正積極推廣帆船體育文化,能為7至18歲熱愛帆船運動的青少年提供專業化帆船培訓,未來致力打造成為帆船愛好者的交流平台和青少年航海家的成長基地。


邱燕山指出,南沙國際網球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球場最多、配套設施最完備的網球中心,已引進WTA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ATP廣州南沙國際網球挑戰賽、ITF國際網聯青少年網球巡回賽等國際賽事,吸引不少港澳團體慕名前來,切磋球技之餘也帶旺了周邊的旅遊產業。中心現正探索推出青少年賽事、專業隊集訓等多個專業項目,並定期組織體育項目交流活動,多渠道面向港澳國際推廣南沙網球,歡迎各地網球愛好者前往南沙體驗。


研討交流環節由梁振英主持,諮委會文化旅遊專項工作組港方組長葉慶寧,諮委會土地規劃發展專項工作組港方組長凌嘉勤,諮委會宣傳與媒體傳播專項工作組組長、圈傳媒總社長兼行政總裁張瑞蓮等諮委會委員,香港環美郵輪碼頭董事總經理班智榮,香港網球總會董事莫君逸,香港遊艇會名譽司庫朱思濠,香港旅遊發展局會議展覽及郵輪業務總經理及歐洲區域總監黃卓雄,香港霍英東集團副主席霍啟山等兩地機構、企業代表,就南沙如何協同香港專業力量,推動兩地文體旅融合發展進行熱切交流。


凌嘉勤認為,南沙作為整個大灣區的中心地方,可以推動大灣區一些國際級的運動發生,例如說一個大灣區的國際帆船比賽、大灣區國際的超級馬拉松的比賽、大灣區國際的單車比賽、環大灣區超級的毅行者比賽等等,全部都是很有條件。


他又指,第一,南沙要協同香港推動一些國際級運動盛事,要令到它成為整個大灣區在國際上的名片,就一定是城際的合作,當中就不只是南沙或者南沙及香港,而是動員到或者組織到整個大灣區。


第二就是國際化,不要只是限於大灣區的城市,而是應該透過更多宣傳,吸引到很多國際級的參加者。


第三是持續化,因為一個國際級的體育城市,不只是搞一年兩年就可以成功的,一定要持續數十年才成功,例如環法國單車賽,就是經過了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夠做到要有一個長遠的目標繼續去實行。


第四就是盛事化,一定要整個大灣區的城市去做,在帆船、網球方面,原來南沙已經做到很多工作。


他又認為,到最後,運動是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身體質素、品格質素,所以要做到普及化。


郵輪旅遊方面,葉慶寧表示,香港旅發局很重視郵輪生意,希望香港的旅遊業可以多方面發展,而郵輪這個客源一定要爭取。他又指,蛇口最近有郵輪會來香港,之後再回到蛇口,認為南沙應該主動爭取更多郵輪。


他表示,歐洲和美國的郵輪業界發現,當地的郵輪生意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但在亞洲區似乎還沒發展,所以全力調動資源,調動船隊,開始考慮來亞洲區發展。



張瑞蓮表示,說到協同香港、打造灣區文旅產業,面向世界,其中重要一環是「國際化」。這方面要善用香港最大的優勢,包括香港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化城市,無論在語言、制度或文化上,都是能完全和國際接軌。香港也是一個資訊完全自由的社會,可以透過眾多新媒體、社交媒體如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等向外國觀眾宣傳及介紹香港及內地的文體旅產品及項目。另外,參考2024年首季的訪港旅客數字,每月約340萬的旅客中,大概90多萬是國際旅客,加上香港人口中本身有約60萬人是外籍人士,粵港兩地,實在可探討怎樣做好兩地聯動並做好宣傳,把在港及訪港的國際客人,同時帶到南沙旅遊觀光、乃至參與盛事。


霍啟山提議,在南沙建設一個粵港澳文體旅交流中心,作為基地和窗口,協調不同部門,這亦符合 2022年國務院提出的南沙方案,南沙與香港一起去做好建設,「做大個餅」,在南沙方面,可加強人民交流,同時作為基地,輻射到大灣區九個城市。他亦建議,需要建立一個統一大灣區的標準,因為現在很多國際賽事都是在政府層面去推動,但如果民間參與,一定需要一個標準,所以民間不知如何參與,創造標準之後,便可以通過香港吸納民間舉辦的國際比賽,通過香港走入灣區並推動中國體育發展。未來通過(盛事)基金、通過標準,再通過香港和南沙協調,以後就不是「你我」而是「我們」,整個大灣區一起去引進國際級比賽。


朱思濠表示,香港是國際(帆船)委員會的創會會員,他認為南沙的帆船會應該與香港合作,加入這些委員會,南沙帆船會就會變成國際委員會的會員。他又指出,香港的優勢是有很多很愛香港的外籍人士,他們仍然在香港比賽,他們的國際聯繫很重要,如果南沙跟這些人多交流,就可以帶來很多國際聯繫。


莫君逸表示,推動網球發展,第一就是共同去爭取更多國際級的盛事,利用香港面向國際的長處,帶一些大型的賽事來灣區,他舉例,珠海橫琴即將舉行台維斯盃,到時很多高水平國家球員就會來參賽,南沙可以以此作為目標。


第二就是球員交流,可以成立一個巡迴賽,無論是青少年或成年人,讓球員除了訓練之外,也可以更加多高水平的賽事的比賽,幫助兩地球員提升實力。


第三就是香港已經與國際接軌很久,有很多懂得舉辦國際賽事的人員,因此他認為,香港與南沙可以多舉辦交流會,分享經驗,令南沙的機制可以更加國際化。


最後,梁振英作總結發言時指出,在聽完各位專家、嘉賓發言之後,最重要的是付諸行動,下一步可以針對文體旅發展總結出兩三個行動綱領,讓南沙和香港一起具體執行。多年來,有三句話十分有道理,也十分值得借鏡,就是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


其中,在普及化方面,南沙原來有很多文體場地,而香港是沒有的,問題是如何讓香港市民更方便地「出出入入」使用到該些場地。近期,有家長向他反映,每年暑假也要把兒女送到歐洲等地參加網球暑期班,價格十分昂貴的,「為何不在南沙」,這說明文體旅「普及化」的發展空間、潛力都很大。


盛事化方面,也是要做好宣傳,讓香港各類體育會人士知悉南沙相關場地設施的情況,解決「不知道」問題,包括組織各類體育會人士到南沙看看,思考一下這些場地可以如何和香港一起舉辦國家級、亞洲級,甚至世界級比賽,吸引相關精英運動員以及他們的追隨者、運動愛好者,「將南沙放在地圖上」(put Nansha on the map)。


梁振英重申,無論體育也好,文化也好,旅遊也好,關鍵在於宣傳。通過一些市場調查、市場研究,進行很多問卷調查,然後配合針對性的宣傳,南沙在這些方面都是很有潛質,要持之以恆地進行。同時可透過諮委會文化旅遊專案工作小組,積極連結香港各運動團體資源,爭取國際頂級賽事落地南沙。香港在發展國際旅遊方面有經驗、有專家,可以出謀獻策,而對香港來說也很需要內地的「一程多站」的旅遊資源,幫助香港旅遊業進一步發展。


他表示,透過體育、文化、旅遊,可以很好的加強粵港合作。 南沙要進一步整合區內有影響力的旅遊資源,利用香港這個國際平台,針對不同市場,以個人化的旅遊路線吸引各類族群到南沙觀光旅遊。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8
好正
6
心心眼
6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