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共享力量】助一萬白內障病人復明 中瑞混血兒推動民心相通

//睇完Caroline嘅故事,相信大家對「90後港女」有新定義,就係「好頂得」、「好捱得」!//


回到共享基金會法蒂克大本營已經是傍晚,不過Caroline的工作這一刻才真正開始,在廣東順德裝配飄洋過海兩個月,經歷當地罷工及一大堆清關工作,長達四十呎的移動眼科手術車,終於趕在塞內加爾項目啟動前夕運抵現場。


共享基金會非洲項目總監杜沛欣:「非洲真的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地方,做非洲項目基本上三個國家項目同時運作,我和其他同事都花不少時間在路上,我們下午離開毛里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乘搭約一小時飛機,來到塞內加爾,現在我們開車的路上,去法蒂克地區,距離首都兩個半至三小時車程,那兒是我們白內障手術的項目。」


她又表示:「我們團隊來到非洲這個項目點,面對不同困難,需要有一個「好頂得」、「好捱得」的心態,我們很幸運,很多不同的中資企業幫助我們,包括在這邊的中國路橋,以及不同僑胞,他們花很多心思,「拍心口」幫我們找到不同的酒店,用不同的方法,怎樣可以把中國菜運到我們這個偏遠地方,有一間中國公司,為我們借出一位廚師,每天在我們的營地為我們煮飯,其實這些一開始覺得真的沒有可能,這是十分重要的,醫療隊就可以專注地做手術。」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無論在世界哪一角落的中國人,都有一份團結互助精神,大家共享的一分力量,是香港醫療人道援助組織共享基金會,在外的堅強後盾,在東南亞及非洲五國,開展的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短短二十一個月為超過一萬三千人帶來光明,其中東非的吉布提、西非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三個非洲國家都是前法國殖民地。


90後Caroline是中國、瑞士混血兒,公共衞生的背景,一口流利法語,是她行走非洲的優勢,回想由零開始到現在做出一點成績,百感交雜


杜沛欣:「我們一年前在吉布提開展項目,(至今)做了一千七百多個手術,為我的團隊感到自豪,(一年前)什麼都沒有也很困難,一年後我們在吉布提市中心周圍,見到不同的人,去餐廳吃飯或者去超市,人們見到我們穿著GX(共享基金會)衣服,有個GX(共享基金會)標誌,他們都會指著,知道我們來自中國,中國醫療隊做白內障手術,這個禮拜去探我們之前,去年2月做手術老人家的朋友,很感動、很感人,基金會至做了超過一萬個手術,每一次見到病人從手術車走出來,都很感動、很開心,一萬個笑容之後,他們(白內障病人)的笑容都是那麼燦爛,成果很豐碩。」


杜沛欣又說:「(病人)不知道你是誰,不過都肯躺在手術床上,讓你在他的眼睛上動刀,你如何做到這一步,這是很困難的一點,我們作為一個民間機構,可以有機會聘請當地人,不單做翻譯,文化上他們跟病人更加方便好好溝通,有一定信任度,我認為這就是民心相通的精神。」


Caroline是共享基金會首批員工之一,這五年以來要不走在民心相通的路上,要不就是身處民心相通的現場,留在香港總部的時間反而很少。


杜沛欣:「你見到病人他們從很遠很遠來到,他們真的沒有車,有些病人走路去醫院做這個項目,以前我們很多病人跟我們講,很想做些什麼,很希望見到家人是其中一樣,很希望可以去上班,他們從事農業工作,可能養動物或者耕田,你看不見就做不到那件事,你整個生活、謀生方法都失去了,你來到做一個手術,只是20分鐘,就可以回去謀生,對我們基金會不同的同事、醫療隊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動力。」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5
好正
4
心心眼
3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