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焦點短打】EP595:歐盟「跟美走」狂加中國電動車關稅 漠視反對聲音掀對華貿易戰

//由歐盟掀起的一場貿易戰可能隨時爆發,除了會大幅增加雙方消費者的負擔,亦傷害雙方的出口商及工人。//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歐盟日前宣布從7月4日起,將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在現行的10%進口稅上,再額外徵收最多38.1%關稅,令中國電動車進口歐洲的稅率,高達48.1%,歐盟跟隨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近乎懲罰性的關稅,中方提出嚴正反對,部分歐洲國家亦不同意有關措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被指不顧多個歐洲國家汽車業界的反對提出反補貼調查,歐盟此舉已掀起了新一輪的對華貿易戰序幕,中方必定採取相應措施反擊。


選擇性對中國車企加稅


中國商務部、外交部和國家發改委,已分別發言或發聲明,讉責歐盟的舉措,發改委指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罔顧事實,預設結果,以「反補貼」名義限制中國電動汽車,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在抽樣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歐美汽車企業,只選擇中國電動車企業。這些做法,本質上就是濫用世貿規則程序,將調查工具武器化,以「公平競爭」名義破壞公平競爭。


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亦強調,歐方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此舉不僅損害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合法權益,擾亂中歐新能源車互利合作,也將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中方將採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保護中國公司的權益,並保留向世貿組織申訴的權利。


除了中國政府堅決對歐盟對華採取的單邊行動之外,中國企業界亦極為不滿,歐盟的中國商會強烈批評措施是「保護主義」,認為關於補貼的指控「毫無根據或被誇大」。其實歐盟今次以政治作為主要考量加徵中國製電動車進口關稅,受影響的,也絕不僅僅是中國汽車產業,歐洲的消費者更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而在華設廠的歐洲國家車企,也受到重大拖累。


德國指競爭應透過開放市場


德國不同意歐盟做法並提出警告,指懲罰性關稅將打擊德國在華生產汽車的企業,並認為歐洲的電動汽車須通過競爭、開放市場和歐盟內更好條件實現價格下降,而不是通過貿易戰和封閉市場。德國多間車廠亦表明反對徵收此類「反補貼稅」。此外,挪威亦表明不會跟隨歐盟徵稅。


瑞典和匈牙利都已則表態反對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擔心會引來報復,但德國和瑞典等三國,最少必須爭取到歐盟其餘11國的支持,才能推翻歐盟執委會決定。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據報亦會加入反對陣營。


歐盟加徵關稅,牽一髮動全身,率先感到不妙的,是全球食品及其他領域的公司,他們對來自中國的潛在報復性關稅極感不安,現時北京已對歐洲電動車徵收15%的關稅。有外國傳媒指,中國業界正在游說政府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回應表示,國內產業有權提出調查申請,以保護市場競爭秩序和自身合法權益,符合立案條件的申請將啟動立案程序,並依法發布。


歐洲農產品恐遭中方反傾銷調查


新西蘭乳製品企業協會執行總監庫魯特表示,如果有額外的貿易壁壘措施,可能導致全球市場動盪。新西蘭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國,也是許多外國廠商的生產基地。而歐盟亦是中國第二大的乳製品來源地,去年歐盟乳製品佔了中國進口總額的36%,達17億歐元,僅次於新西蘭。而荷蘭、法國、德國、愛爾蘭和丹麥的乳製品產業都有一定程度仰賴中國市場。


歐盟生產的豬肉量佔全球20%,而豬肉的境外出口量則佔了國際交易的40%,中國是最大買家。歐盟的豬肉產品一旦被中方展開反傾銷調查,繼而加徵懲罰性關稅的話,歐洲的農民定當苦不堪言。法國最大的農民聯盟組織「農業經營者工會全國聯合會」主席魯索向傳媒表示,歐洲人不會吃例如內臟等豬隻的某些部位,若果出口到中國的豬隻受阻,而要很困難地去找尋新市場。


由歐盟掀起的一場貿易戰可能隨時爆發,除了會大幅增加雙方消費者的負擔,亦傷害雙方的出口商及工人。如何理性地看待歐中之間的貿易發展,就要看新一屆歐盟領導人的智慧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5
好正
4
心心眼
4
好好笑
4
令人傷心
4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