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屈穎妍在線】EP285:文物避難所

//中國人曾經歷文物被搶被盜,國寶至今仍四海飄泊、仍成為別國珍藏的屈辱,我們絕不會讓別人受同樣的苦。//


6月16日,坐了十幾小時飛機的埃及法老王睜開眼:咦,到中國了嗎?


是的,到了,法老王和其他埃及寶貝共788件文物已乘搭包機抵達上海,大至超過2米的石雕,小至幾厘米的聖甲蟲,還有易碎的彩陶、木乃伊、貓神、狗神、鱷魚神等等,全都是埃及「國寶級」文物。


它們將在中國逗留一年,成為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的主角,展現古埃及文明的魅力。


如此大量文物、如此長時間展覽、如此多珍寶,是埃及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國外展覽。於是,網上立即出現猜測:與其說是展覽,不如說是託孤,中東戰況不穩,埃及怕文物被戰火波及,故搬到安全的中國去……


猜測難以證實,就算是事實大家都不會明言。亦有說法指此次古埃及文明展籌備經年,新一輪巴以衝突去年10月才爆發,故文物避難之說難以成立。


不過,讓人有這種聯想,皆因我國已不是第一回做文物託孤的事,過去就有兩個中東國家曾把文物送到中國,以展覽之名避禍。


第一個是有古老而輝煌歷史的阿富汗。


200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逮捕恐怖分子拉登為由,入侵阿富汗,開展長達20年的戰事。為保護國家重點文物,阿富汗總統在2006年特別安排國寶進行全球旅行,以免被搶掠被破壞。


文物第一站被送到法國吉美博物館,之後再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一逃就十年,文物旅行也到了終結的時候。然而2017年的阿富汗又再次爆發新衝突,文物如果此時回國,定必凶多吉少。


此時,我國及時伸出援手,為阿富汗231件國寶級文物舉辦一個名為「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特展,一展就是3年,文物像旅行團一樣,在我國到處跑,敦煌、成都、鄭州、長沙、南京、香港……


直至2020年,阿富汗局勢逐漸穩定,中國立即把文物完璧歸趙,讓國寶重回家鄉。


另一個把文物「託孤」的國家,是擁有4000多年歷史、曾經是古絲路上一顆明珠、今天卻成了外號「中東火藥桶」的敘利亞。


敘利亞自2011年爆發內戰,整個國家陷入戰火中,百姓流離失所,文物盜取問題非常猖獗。


政府擔心國家的文化瑰寶會毀於一旦,於是,在2019年一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後跟中國商量,把國寶運到我國進行文物巡展。


2020年,一個叫「邂逅·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在我國重現敘利亞「古老的昨天」。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阿勒頗博物館等9家博物館共193組精美文物,在中國一留就4年,現已巡展至廣西南寧。


為戰亂國家保存文物並非易事,當日要把文物運出敘利亞就困難重重。首先,敘利亞機場無法容納777那樣的大型飛機,於是只能用吉普車把一箱箱國寶運送至第三國,車上各有4名武裝人員保護,運輸路線完全保密,再把文物由第三國空運到中國來。


文物飛抵廣州,又遇上新冠疫情,海外文物查驗工作全部暫停,結果這批敘利亞國寶要在疫情結束後才重見天日。


許多人都說,現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是中國,所以戰亂國家都把文物送到這裡來避難。其實,最重點還是中國人信得過,因為我們曾經經歷文物被搶被盜,國寶至今仍四海飄泊、仍成為別國珍藏的屈辱,我們絕不會讓別人受同樣的苦。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0
好正
1
心心眼
2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