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觀新】不務正義、公信力「歸零」 記協明天不會更好
【秉文觀新】不務正義、公信力「歸零」 記協明天不會更好

臭名昭著的香港記者協會(記協)今日(22日)改選新一屆執行委員會,現任主席陳朗昇上月中已表明不會角逐連任。在走下「神壇」前夕,陳朗昇近日接受網台節目訪問時,就假裝偉大稱,已經盡最大努力保住記協,如果他離開記協可以令其有生存空間,「咁我無留嘅理由嘅」。


陳朗昇言下之意,就是想當一次「救世主」去救救記協。但記協近年被社會各界唾而棄之、「罵」而遠之,深究箇中原因,是否真的單純地因為一個「陳朗昇」呢?說到底,記協長期不務正業、事事政治掛帥,公信力「歸零」,才是真正「死因」,而這個將政治凌駕本業的取態,根本就是幾代記協領導層的罪過。


記協幾任主席劣行纍纍


作為記者工會,可近年來我們看到記協的領導層在做什麼、說什麼?


2019年5月,曾三度擔任記協主席的記協「元老」麥燕庭,聯同李柱銘、李卓人、吳靄儀、涂謹申、羅冠聰等亂港頭目赴美竄訪,獲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波廷傑等會見,更參加所謂香港問題聽證會,敦促特區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一名年僅13歲的中一學生被發現在暴亂現場「採訪」,時任記協主席楊健興竟然不認為有問題,還辯稱該學童只為關心社會。之後,暴亂現場越來越多持有「記協」會員證的「記者」出現暴亂現場,妨礙警方執法,楊健興反指任何人都有權在公共場合採訪,批評警方「單方面界定」哪些人是記者。


自2021年起出任記協主席的陳朗昇,言行就更加「出位」。例如2022年9月,陳朗昇到旺角採訪元朗朗屏邨業主大會,在場館外被截查,他拒絕向警察出示身份證及大吵大鬧,最終被法院裁定「阻差辦公」罪名成立,判囚5日。已被陳朗昇把持的記協,就再一次以「新聞自由」為幌子,為陳朗昇喊冤叫屈。


另外,在今年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行諮詢期間,陳朗昇亦大放厥詞指新聞業界擔心立法對傳媒工作「有負面影響」云云。


記協換湯不換藥?


如今,記協領導層「大執位」在即,《華爾街日報》記者鄭嘉如是唯一主席候選人,極大機會接棒陳朗昇成為新一任主席。外界關注鄭嘉如能否扭轉記協的負面形象?


翻看鄭嘉如的競選政綱,一共提出了七點承諾,當中一項就是「就《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案件判決發聲」。說到這裡,相信稍有常識的也可以理解鄭嘉如的立場和作風。


至於其他理事參選人,大部分都是外媒或自由身記者,更有人涉嫌來自反中亂港組織,相關組織曾被揭發與美國資金有密切聯繫。記協如此換湯不換藥,換屆又有何意義?我們只能奉勸一句:自己看著辦吧!


原圖:陳朗昇Faceboo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8
好正
6
心心眼
8
好好笑
6
令人傷心
8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