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圖】唯「美」是從?
【今日網圖】唯「美」是從?

//專家認為,加拿大無論是否達成加徵關稅,都無法對中國電動車出海構成大影響。//


中歐就電動車展開關稅磋商之際,加拿大追隨美歐腳步,擬向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並於下月展開諮詢。在北京,外交部批評加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損害國際產業供應鏈穩定。


加拿大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周一(24日)聲稱,加拿大汽車業提供近55萬職位,但行業「面對中國故意產能過剩的不公平競爭,這削弱了加拿大電動車行業在本土和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加拿大考慮仿效美國及歐盟做法,向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將由下月2日起,展開為期30日諮詢,期間除討論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進口附加稅外,還會釐定哪些電動車可獲稅務寬減優惠。


不過,據加拿大政府數據,該國汽車行業年產150多萬輛車,為加拿大經濟貢獻180億加元,僅佔年GDP的不到1%。另據外媒消息,目前該國進口中國產的電動車,就只有Tesla(特斯拉)。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加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我們始終認為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人為地設置貿易壁壘,只會破壞中加或者是世界的正常的經貿合作,會損害國際產供鏈的穩定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她又指,中國電動車產業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能源綠色轉型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分析指,加拿大並非主要的汽車生產出口國,僅有部分美國車企在該國設廠,產業鏈與供應鏈並不完整,在傳統能源車領域尚且不佔優勢。加拿大氣溫寒冷,冬季漫長,導致電池衰減快,技術存在瓶頸,且市場狹小,勞動力不足,也並不適合發展電動車產業,與中國電動車根本不存在競爭關係。


劉春生直言,美國上個月宣布針對中國製電動車提高近3倍關稅的計劃,加拿大是向盟友表態,與美國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此外,加國內經濟面臨複雜問題,此舉是基於政治需要,打「中國牌」轉移國內注意力。


他又指,「加拿大無論是否達成加徵關稅,都無法對中國電動車出海構成大影響。」劉春生認為,中國電動車的主要出口地並不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市場重要,但也不是全部。在東南亞、東歐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電動車銷量均獲得極有潛力的增速。當前中國電動車技術迭代迅速,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普遍配備人工智能,價格低廉,更迎合全球綠色節能減排趨勢,優勢明顯。貿易保護政策無法阻擋中國電動車出海的腳步,應冷靜看待。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3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