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課程修訂緣於改革失敗?
中史課程修訂緣於改革失敗?

為檢視現行中史及歷史科初中課程,教育局從今日起向學校及教師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諮詢。《星島日報》引述消息指,以往集中朝代更替與治亂興衰的古代史內容會濃縮,近代史內容比例上會增加。另一方面,當局有意將「香港發展」首次納入中史科課程當中,涵蓋本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前後角色、回歸後的香港發展、淪陷與日佔時期等本地史。

在港英年代,中國歷史科是初中課程中擁有獨立科目地位,可說是舉足輕重的文科科目。然而,自回歸以來,中國歷史課程出現重大轉變。2000年,政府容許學校於初中以非獨立科目形式教授中史,學校可將中史與其他人文學科合併教授,例如將地理、歷史、中國歷史、通識等課程內容以綜合人文科教授。

中史科課程內容被「打散」,有中史教師認為現時初中中史科內容變得支離破碎,使很多香港初中學生失去認識中國歷史的機會。近年,香港年輕人國民意識不足,有批評直言當年改革中史科課程是一大原因。因此,這次教育局決定檢視現行中史及歷史科初中課程,備受關注。

近年,香港本土意識興起,如何將香港本土歷史融入華夏五千年歷史脈絡當中,將會是一大難題。晚清時期、民國、新中國以至改革開放,香港在中國歷史中佔一席位是無庸置疑的。但始終,位於嶺南一隅的香港地區,在古代時並非中原政權的政治及經濟核心區域。假若未來中史課程過份著重香港部分而減少其實內容,做法未必恰當。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未來中史科將調整為「詳近略遠」,有別於以往課程「重古略今」的取向,並且加強社會文化史內容,如藝術、建築、科技、宗教、交通等富趣味課題,一改以往以政權輪替為主軸的課程大綱,提升學生的科目的興趣。然而,認識歷史必須對整個歷史源流脈絡有全盤的認識,不能因為古代離現代太遠而忽略。如何讓能學生在新課程當中認識整個中國歷史源流脈絡發展,將是是次課程改革的關鍵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