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焦點短打】EP587:羅奇居心叵測唱衰「香港玩完」 謬論連篇數據錯盲點多

//對於這類無理唱衰,事實就是最有力的反駁。//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曾經自稱視香港為第二個家,今年以來已兩次煞有介事地唱衰香港,繼早前向英國報章發表「香港玩完論」之後,羅奇6月5日更進一步在香港的外國記者協會發表演講,重申香港困局不會消失,認為香港在內地政經格局下,過去的多元、活力及自主正在轉變,歷史上的韌性「已成過去」,又指「昔日的香港已不是今天的香港,更不是明天的香港」。但羅奇對香港現況的分析,其實錯處連篇,而且盲點特別多。


作為一名曾經是投資銀行大「賓架」(Banker)的羅奇,為了令演講可以引起出席的記者和與會聽眾共嗚,不惜大洒戀殖情意結,訴說他上個世紀80年代初次來港,飛機降落在舊啟德機場後,隨即被香港的活力、獨特的性格迷倒。並且回憶說當時香港人有願景、有戰略,香港的發展相當出色,而且繁榮景象持續時間比任何人預期都要長,但「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真正玩完的是美國


羅奇為了強化他的論點,還引述經濟數據指中港經濟大致同步,中國在1980年至2011年,年均經濟增長逾10%,同期香港經濟增長5.1%;其後在2012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回落至百分之6.3,香港經濟增長亦放慢至百分之1.4。他又說,「過去十多年,中港經濟增速同步向下,無論是貿易、資金或勞動力流向都放慢,當中國經濟在可預見的將來表現不佳時,恐怕香港經濟也可能出現同樣的情況。」


但看數據時,必須警剔如何選取數字,要說過去幾十年的數據,大家亦不妨看一看以下的數字,據快易理財網的資料顯示,在198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於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之中排行第1,有2.86萬億美元,當年中國的GDP只有1911.49億美元,排行第12位,香港的GDP也只不過是288.62億美元,排名40;而到了2022年,同一數據顯示美國的GDP有25.44萬億美元,雖然排行仍是全球第1,但穩守全球第2的中國GDP,就有17.96萬億美元,與美國的GDP總值差距已大幅收窄。而且經濟總量增加後,經濟增長百分率較之前減少,是非常正常。


反觀美國由1980年至2022年之間,要靠舉債度日的時間就越來越長,國債總額更如火山爆發,不可收拾;1980年美國國債總額是9302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33.3%,但到了今年1月,美國國債已飆升至34.6萬億美元,是GDP的124.7%,且舉債目的不是用來投資或進行大型基建,而是要令聯邦政府保持運作,這樣的經濟前景,美國才是真正的「玩完」。


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反駁指,回歸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鞏固提升,港股市值超過33萬億元,是回歸時的10倍,資產管理規模亦超過30萬億元,兩者都相等於本港GDP的10至11倍。香港的優勢實存而且明顯,在新階段正提速發展,未來機遇無限,明天的香港肯定與今天不一樣,因為「明天必定會更好」。


商界對香港前景表樂觀


另一方面有商界看好香港前景,「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 Mobius)6月5日以「香港:遠未玩完」為題撰文,指香港的營商環境仍然十分活躍,「看到了同樣的忙碌、野心和成功決心」。他又對圍繞香港的悲觀情緒感到驚訝,強調自己是「永遠的樂觀主義者」。他作為不斷尋找低估值股票的基金經理,認為「沒有一個市場真正被淘汰。」


香港擁有大灣區騰飛優勢


美國近來帶頭大肆渲染中國的「產能過剩論」,正正反駁了羅奇唱衰香港的論調,就單以中國新能源產業鏈來說,若中國產製的價廉物美新能源汽車沒有市場需求的話,中國的企業那會持續投資這麼大的資金去發展呢?


廣東省日前亦發布了關於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多項措施,計畫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的年生產量可達350萬輛,當中包括發展無人出租車、智能公交、智能重卡車等智能網聯終端。人工智能手機的年產量亦可達到1億部以上,而人工智能計算機產量達到3000萬台以上。


香港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擁有「一國兩制」的無比優勢,是中國的重要對外窗口,擔當超級連繋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香港未來的發展,肯定比昨天,比過往更好,羅奇對香港前景看淡,主因是抱著狹隘美國人的思維,來看中國和香港的未來發展。對於這類無理唱衰,事實就是最有力的反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2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2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