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睇「排名」篩走流料
識睇「排名」篩走流料

本文作者為報章前教育新聞組長梁永樂

坊間流傳不少「全港優質中學排名」、「全港小學排名Top100」,不少家長都當是《米芝蓮指南》般作為選校依據,又向我及其他升學專欄作家查問是否屬實,有否官方認可。在此不怕得罪人講,絕不可靠。《明報》多年前曾有偵查報道,向「被排名」的中小學逐一查詢,校方證實完全沒有主辦機構接觸他們,所謂學校提供資料實屬流料。

在此並非單單為「踢爆」排名不能作準,而是排名標準之中,家長可分辨哪些指標屬公開資料,哪些是不可靠資料,避免誤信「排名」。

有Band1 學生無Band1 中學以其中一個「排名」的評估標準為例,分為學術、體育、音樂、校舍、師資。普遍家長應該最緊張學術,該排名宣稱「以升中結果排序,愈多學生派去Band 1 中學,分數愈高」。這種說法其實相當外行,首先何謂Band 1 中學?是否100%全收Band 1 學生的就等於Band 1 學校,收99%就不屬於Band 1 學校?

再者,小學也不能掌握何謂Band 1 學校,又怎可能作出這樣的統計。小學最多只可從教育局得知,小六升中學生之中,佔多少比例屬於Band 1(第一成績組別)。第一成績組別比例的計算方法,涉及全港升中派位機制、中一編班試等,極為複雜,在此不贅。簡言之,小學無統一標準、也無法計算「多少學生派去Band 1」如此籠統的說法。我敢言: 「就算小學知,也未敢告訴你,就算夠膽告訴你,也必夠膽每年均告訴你。」

師資《小學概覽》有得睇

另外,師資比較的排名標準「根據老師『年資10 年或以上』、『學歷碩士、博士或以上』和『學士』百分比排序,百分比愈高,分數愈高」。這一點相對有意思,但也有盲點。照我估計「排名」是根據《小學概覽》的「教師資料」一欄,當中列明學校核準編制內、外的教師人數,各學歷比例,特殊教育培訓,教師年資比例。這項比較的盲點,就是教師根本無法直接比較,100%年資高就代表質素高嗎?至少我不這樣認為。

其他標準如體育、音樂方面,若果有系統地統計學界、校際級的比賽,也是可見學校的比賽實力,相對地這項資料值得參考。至於校舍的比較,則不應該作為「排名」評分標準,中西區的老牌小學歷史悠久,多數依山而建,校舍的確小得可憐,但誰敢說那些不是名校?

校舍小就不是名校?

「排名」並不可靠,請各位家長勿再以此向學校查詢,倘若我是「被排名」而又「低排名」的學校,難免會感到相當氣憤。

必須補充一句,中、小學的網上排名不可靠,不過《幼稚園概覽》及教育局質素保證等資料,經專家研究,相信具參考價值,只視乎做的人有多認真。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4月28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