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議題設定到議題融合
從議題設定到議題融合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成立了108年的新聞及大眾傳訊教育協會(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簡稱AEJMC)於剛過去的周末舉行了年度學術交流會議,今年的主題是:「如何透過提升傳媒及傳訊質素拯救地球」。疫情假新聞和中美摩擦固然是兩大焦點──研究發現,從接收訊息的角度分析,很多受眾除有抗疫疲勞以外,還發展出「特朗普疲勞」,乃至有人名之為Trump Fatigue Syndrome,即「特朗普疲勞綜合症」,簡稱TFS。

 

雖然未有一個正式的TFS定義,但普遍共識是受眾長期暴露於特朗普失實而嘩眾取寵的訊息之中,往往會感到焦慮和抑鬱,主要原因是不論抱持什麼政治立場的平台,總會大篇幅地報道特朗普,其後更引發廣泛討論與爭議──有專家形容,情況就如被迫收看製作差劣同時劇情犯駁的低成本電影,並在意識層面感到這套戲永不會完,於是產生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的現象,長期持續這狀態的話,勢危害公眾健康。

 

由此亦帶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那就是社交網絡令傳媒和受眾的關係產生了什麼變化。

 

過去大家熟悉的理論,是傳媒能夠設定公眾所關心的議題,也就是agenda-setting theory,其中心思想是傳媒縱然不能夠控制你如何思考(What to think),卻某程度上可以引導你想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然而今次AEJMC大會卻有不少學者支持新理論,名為「議題融合理論」(agenda-melding theory):此理論認為受眾在社交網絡影響下提升了主導角色,變為主動找出跟自己立場和喜好相同的各類型傳媒,再把它們嘗試設定的議題選擇性地融入自己的認知系統當中,從而建構一套個人解讀所謂「事實」的看法。

 

受眾變為主動

 

相對於議題設定理論探討傳媒怎樣透過聚焦某些新聞元素發揮影響力,議題融合理論所研究之重點,在於受眾選擇傳媒和篩查內容的能力和模式──受眾在前者顯得被動,而在後者則定性為主動。

 

議題融合理論之所以日趨受關注,是因為連控制傳媒的國家如中國及俄羅斯也有極多資訊平台,換言之網絡受眾如何在腦袋內猶如「執藥」般,各自建構自己一套世界觀,基本上已經無分國界。

 

研究議題融合理論的傳媒學者之最新說法,是受眾傾向先歸類自己進某些「議題群組」(agenda groups,套用在香港現況,最明顯的分類就是「黃絲」和「藍絲」群組)──然後同一類人聚在網絡內討論,並互相傳閱各自篩查的內容,自然不斷產生「回音室效應」。有研究結果顯示,當這種效應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許多受眾會自發組織行動,並反過來透過傳媒影響乃至設定公共議題,而傳統媒體的角色亦因而日漸消減。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8月11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嬲爆
0
超無奈
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