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票主導 泛政治化不智
情緒票主導 泛政治化不智

得到暴力抗爭催谷的「情緒票」加持,新一屆區議會選舉無論在投票率和投票人數,都創下香港普選史上的新高,但從民生服務轉為讓支持者洩憤就《逃犯條例》和「恢復秩序」作「表態投票」,令區選變質並被政治騎劫;但下一步呢?摒棄政雨黑暴、放下對立,方能共生共榮,這也是新當選者及投票變天者的共業。

 

摒棄「攬炒」心態 實現共榮重生

 

在香港的憲政架構中,區議會是沒有法定權力的區域諮詢組織,主要提供地區民生服務,政治能量有限,因而一直令選戰缺乏政治激情,投票率亦普遍偏低。反對派今次蓄意逆向操作,將區選扭曲為政治對決,催谷出大量「情緒票」,拉抬反對派選情並取得壓倒性大勝,一舉扭轉了地方議會生態,形成對政治版圖的挪移式改變。

 

在選舉一夜激情後,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

 

第一,今屆區選結果,一方面反映出求安定、求發展的聲音仍然有4成基本盤;但高達7成的投票率,反映香港開始走上泛政治化的不歸路,特別是這一波泛政治化的「政治海嘯」正隨着傳媒效應而直撲周邊城市,情況令人需予關切。

 

第二,從非法「佔中」時期的公民抗命,到今年「反修例動亂」的違法拮抗,令社會充斥着仇恨報復、仇警反政府的負面情緒;更在縱暴派和怕事者的寬縱暗助下,反對派肆意打砸燒搶,幾將香港化作「一言堂」。現在,反對派既將主導17個區會,自當以基層代表身份,主動承擔遏止暴徒在地區層面的暴行,並且防堵區會被利用為反政府的輿論平台。

 

第三,不同派別的議席變化,固然值得重視,但在政治熱情退去後,如何回歸制度面?能否摒棄「攬炒」心態,實現共榮重生?能否將政治化、民粹化、暴力化等掃出議會?這將較選舉勝負更為重要。

 

勿自居「造王者」 僭越區會職能

 

第四,高投票率是好事,但民意如流水,今天所得,不保證永久擁有,因而不能隨意將選戰結果上綱上綫,誑以「主政者」或「造王者」自居,並妄圖對特區管治指手劃腳。如當選日便率先前往理大「搵仔」,又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和問責團隊總辭等眾多政治訴求,「無大無細」地僭越區會職能,若任由他們胡亂行事,區會勢將成為新亂源。

 

第五,議席增多並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民主更不是投了票、表了態便算,而應持續監察和督促當選者的表現和政績,不容區議員只懂簡單的政治表態和政策宣示就當交功課,而需責成他們依法終結暴力,服務民生,造福地區。

 

第六,過往的社會抗爭活動,大都是體制外的抗議,但現在卻演化為體制內的選舉活動,更呈現一面倒的「民意」展示,政治意向和政治壓力清楚明確,政府必須明確掌握主動疏解。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19年11月30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嬲爆
1
超無奈
2
無意見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