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關注特首施政報告
是時候關注特首施政報告

當一個社會過度政治化,全民的注意力僅聚焦在政治議題,政治議題將困擾政府施政,結會愈結愈死,政府哪裏還有時間和精力發展經濟和完善民生呢?

 

10月,特首林鄭月娥將公布新的施政報告,按過去的經驗,各大政黨政團、壓力團體、居民團體等等在7月、8月、9月都會把握各種機會向特首或各政府部門提交香港人對施政報告的期望。回顧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施政報告和2018年施政報告,政府在教育範疇和社會福利範疇的投入相當大,當時得到很多的鼓掌。

 

市民心裏都明白,要抓緊向特首提出施政建議,期望納入施政報告。日前,錦鉉與一位年輕的中學數學老師見面聊天,他趁着暑假在學校裏為將升讀中五學生、升讀中六的學生補習數學,得此盡責的老師是學校之幸,學生之福。他提了很多對教育政策的寶貴意見。社區裏有一位我看着他成長的年輕小夥子,現在是做建築行業的扎鐵師傅,他投訴最近開工不足,工資下滑,希望特首推出更多大型工程項目,立法會要盡快通過。家長反映子女開學沉重,要求政府發放一次的補貼。中產的朋友擔心經濟下滑,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要求政府要推出惠及中產人士和家庭的實際措施。

 

自從6月以來,外在感覺整個香港因修訂《逃犯條例》鬧得沸沸揚揚,非友即敵的心態從社會延伸到家庭,注意力都集中在「鬥」,鬥特首、鬥校長、鬥家長、非要鬥得你死我活。然而,當我們靜心去聆聽民心民意,原來市民很討厭曠日持久的暴力衝擊新聞,真的很想很想盡快恢復平靜,讓政府回應他們對民生的訴求。

 

「政治不是民生,民生卻是政治」,這是民間對政治的智慧理解。「吵來吵去有用咩?你要知道我哋小市民要乜嘢?唔要乜嘢?回應到我就會支持你哋!」「搞不合作運動肯定唔係小市民想要的,愈搞民怨愈大,所以好快就無咗。」「堵塞機場都唔係香港人想要的,所以很大民意反彈,簡單道歉係無用。」「而家建制派開始關注施政報告,泛民不割蓆,仲係度搞政治,再咁搞落去,你放長雙眼睇下,市民投票畀邊個?」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9年8月15日


原圖:政府新聞處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2
超無奈
1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