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國無外交
弱國無外交

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  何漢權

 

由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主辦、國史教育中心統籌的「北京巴黎雙城五四學習之旅」,連續八天,由丁新豹教授擔任隨團顧問,帶領三十多位師生共同經歷。

 

先到北京紅樓(北京大學原址),百年風雲,歷史仍在說話。這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蔡元培、陳獨秀、魯迅,胡適……都在各領風騷;這裏更是影響中國發展深遠的「五四運動」精神泉源所在。隨團學生能在紅樓現場親睹各大師上課授徒的課室,神交嚮往,帶來無限聯想,而當時只屬圖書館助理的毛澤東,亦曾在紅樓工作。當天的小職員,日後竟成為主宰中國政治航行的舵手,歷史的神秘、趣味,引發無窮的思考。

 

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消息傳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以戰勝國身分「有幸」出席會議,要求卑微,只想取回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與土地,但卻被列強拒絕,將之劃給日本,美國其時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列強之首,美國就用山東鄰近日本、便於更好管理的附加理由,點頭同意日本取去山東。毫無疑問,巴黎和會給戰勝國中國的待遇,是赤裸裸的掌摑。當日負責外交,爭回國家尊嚴與權益的三位外交人員,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當是受最重的責難,成為北大學生要內除的國賊。

 

當帶領學生前赴《巴黎和約》簽署地凡爾賽宮,看日本代表有五個席位,中國預席只有兩個。再到亞眠市郊一次大戰大量華工集體墓葬之所,大部分是山東籍的華工,青骨就此長埋異域;而前往比利時布魯日市郊聖安德魯修道院,參看當時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陸徵祥墓葬之地,閱讀他的回憶錄所載的一句「弱國無外交」,一切盡在不言中,形勢比人強,當時又貧又弱的中國,就算再出色的外交代表,在弱肉強食的國際情勢下,又能爭取些甚麼呢?再深入點思考,弱國何止無外交,追逐而來的,將會是內政難修,人民生活最是難堪。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9年8月6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0
令人傷心
1
超無奈
1
無意見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