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中美貿易戰
如何對付中美貿易戰

一般看法認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戰最終將是兩敗俱傷,沒有勝利者可言。這是過分簡單的分析,就讓我們以目前的形勢來觀看,貿易戰對中美雙方的影響到底將會有多大?

 

中國輸出到美國的貨物比輸入多,造成貿易順差,並達到千萬億美元之巨。美國對此不甘心,要求中國開放門户,多買美國貨,以減少逆差,並希望達至貿易平衡的目標。其實美國和眾多國家貿易都有逆差問題,為何只將矛頭對準中國,箇中原因耐人尋味。美國一方面要求中國多買美國貨,一方面卻限制很多高科技產品輸往中國,而且種類愈來愈多,難以自圓其說。

 

美國是買家,基於「顧客至上」的原則,中國必須有求必應。但「美國製造」未必符合中國的需要,符合中國需要的又受到限制。因此美國面對的逆差不斷擴大,強行以懲罰性之入口税(25%)來增加中國輸出貨物的成本。物價高了,消費者可能會減少購買,順理成章,中國進口貨不再受到歡迎。這裡有兩個假設:美國消費者願意減少消費,或他們很容易便找到代替品,而且符合價廉物美的要求。如果這兩個假設都能反映現實,中國必須低頭,接受美國的條件。

 

一般來說「中國製造」都是比較低端的產品,代替品的來源有很多,但成本是否低於中國,供應量是否足夠,便成為關鍵性的考慮。中國必須能夠保持競爭力,否則會很快失去市場。除此之外,中國必須開發新市場,或增加內銷以彌補美國市場之減縮。中國永遠不能依賴「廉價勞工」去爭取訂單,發展高端工業才是當務之急,其中「高鐵系統」及商用「火箭發射器」是近年較高端的產業,但出口量遠遠不足以彌補消費品的出口,可謂遠水救不了近火。

 

美國對付中國的法寶在朝鮮半島戰爭之後,除了利用強大之軍事實力之外,貿易戰是他們另一選項,其殺傷力可能比原子彈還要厲害。當日本的經濟發展危害到美國的利益時,美國便用經濟手段去制服他們。四十年過去了,日本經濟被打壓後仍一籌莫展。前車可鑒,中國必須步步為營,進退恰當,才可自保。當然時移勢易,四十年前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球之半,對付日本綽綽有餘;今天美國的GDP已下降到全球之26%,要對付中國或許會力不從心,但我們不可輕敵!

 

中美貿易戰是由美國挑釁的,對中國有警覺性的作用。我們面對的現實,既避無可避,必須自強不息才可避免被擊敗。在高科技發展方面,中國仍遠遠落後於人,中國智能手機必須依賴美國某種晶片及軟件的配合才可生產,美國要制裁中國輕而易舉。「華為」投入巨大人力資源於研發項目上,是急起直追的正確途徑。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0
嬲爆
5
超無奈
5
點算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