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買一個「豬仔錢罌」吧!
去買一個「豬仔錢罌」吧!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豬仔錢罌」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在70年代,曾經有間塑膠廠月銷七萬隻後停產,紅極一時。今年是豬年,身邊不少朋友都買了一隻復刻版來響應;筆者認為,「豬仔錢罌」的意義,除了集體回憶和響應豬年之外,更在新時代金錢使用模式上具有反思意義。


消費變得更方便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在去年12月訪問了688名介乎18至69歲的香港人,對於在2018年理財上最後悔的事,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是「過度消費」;而超過一半受訪者更表示有財務壓力。另外,年輕人對自己財務狀況最不滿意,只有不足七成的年輕人有儲錢習慣。


事實上,隨着網購興起,香港人的消費模式轉變,消費變得更容易、更方便,這亦意味着更容易花錢;加上申請信用卡、貸款不難,令不少人出現「先使未來錢」的情況,導致不少港人不但成為「月光族」、儲不到金錢,而且更有過度透支、欠款的情況。


不少港人成「月光族」


筆者認為,與其找太多方法去投資或選擇希望回報高的計劃作儲蓄,不如簡單一點,去買一個「豬仔錢罌」,每天儲一點錢,十元也好、二十元也好,讓自己回歸原點、重新出發,反思儲蓄的意義。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9年2月21日


圖片來源:大公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好正
1
好喎
2
我鍾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