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制度可考慮多元化
醫療制度可考慮多元化

幾個朋友約好在二月八日晚聚餐,其中一位朋友的妻子不能來,因為肚子痛,必須在家休息。


朋友早已懷疑妻子非患上普通腸胃病,因為服食止痛藥也效果不大,便送她前往附近醫院急診室。經過醫判斷確定是盲腸炎,必須施手術割除。當天是週末,交通意外受傷事件比平日多很多,手術室忙不過來,沒有空檔可安插這個新來的病人,要等二十四小時才可為她動手術。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香港,我肯定朋友會將妻子轉送到其他醫院去,寧願付出額外的醫療費,也希望以最快速度為她動手術。在加拿大便没有這個選擇,因為這裡實施醫療一體制,付錢都解決不了問題。設立加拿大醫療制度的理念是,不論貧富,都可獲得廉價或免費及適當的醫療照顧。有錢人也没有優先權,避免醫療設施及醫生都被他們佔用,形成窮人求醫無門,或面對供不應求的困境。這個理念看來似乎公平及合理,卻忽略了富人不惜代價尋求健康的決心,他們絕對不會冒延誤之風險,必想盡辦法南下美國或其他國家就醫。


美國醫生賺取加拿大人的金錢,雖没有統計,但可相信是個可觀之數字,成為外匯流失項目之一。與其任由肥水流向別人田,我們怎麼不設法截止,使加拿大醫療系統受惠。


醫療多體制已討論多年,但政客不敢觸動大多數選民的既定思維,所以不會積極推動的。不過,醫療多體制實在是存在的,只不過以另一名目運作。據聞大企業的高層人員都享有醫療津貼,僱主為他們支付「保健俱樂部」的入會費及年費,成為會員後可享用各項醫療保健項目,有醫生私下為他們服務,包括外科手術。如果這仍不算是醫療一體制之外的另一制度,哪什麼才算呢?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1
好喎
0
無計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