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療系統必須以人為本
香港醫療系統必須以人為本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何君堯


香港近期流感肆虐,多間公立醫院爆滿,前線人手嚴重不足,暴露出香港公立醫療體系的困境。數據顯示,現時香港每1,000人當中,只有1.91名醫生,比較已發展地區的比例,例如德國(4.19)、法國(3.24)、日本(2.3),香港尚有很大的差距。醫療人員不堪重負,市民也難以得到適當的照料。全面變革已迫在眉睫,筆者認為,政府有必要從引入海外醫護人才、公平分配投入資源和利用民間醫療資源這三個角度去反思,多管齊下解決問題。


事實上,有關香港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卻並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案,每過一個階段,爭論會平靜下來,但到下一個階段,例如流感高峰期,這個問題又會再度出現,令公立醫院嚴重爆滿的問題成為常態。


引進海外人才紓解人手不足


政府曾委託港大進行的醫療專業人力評估顯示,香港醫護人手短缺情況會持續到 2030 年,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已成趨勢,未來矛盾只會更突出,解決的方法無非有兩種:一是加強本地培訓,二是引入海外醫護人才。這些年,這兩個方法都有採用,但顯然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尤其是在引入海外醫護人才上,政府一直推動不力。海外人才來港不僅手續繁多,負責審批的香港醫務委員會更是出於保護主義,定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條件。多年來只有極個別海外醫護人才成功來港工作,且受到諸多限制,這對市民的服務是有害無益的。


舉例說,海外醫護人才來港需要進行英語水準測試,如果是內地來的人才,英文達不到某一個標準就不行,至於中國以外的醫護人才,近年來亦有傳媒報道,有不少醫生因為不懂廣東話而不合資格。誠然,如果醫護人才懂得英語和廣東話,在醫護團隊內討論比較方便,同時也有利於與病患交流,但是醫護人員的主業是治病救人,確保市民能得到有效的醫療保障,才是最重要的事,更何況個別部門如麻醉科、病理科等,醫生不會說廣東話仍能服務市民,引進海外醫護人才的重點,應該關於醫療能力而非溝通能力。


所以,筆者認為,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應該重新思考對海外醫護人才的引進機制,放棄保護主義心態,對於有醫者心腸、有行醫能力、但不會說廣東話或者英文能力一般的醫生,也應當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以免市民繼續受醫療人手不足的困擾。


資源要用在刀刃上


特區政府給予醫療領域的支援並不少,單是醫管局的經常性開支每年已超過500億元,去年的財政預算還增加80多億元經常性開支,日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還宣佈將額外預留5億元予醫管局,應對冬季流感高峰期,投入的資源絕非小數目,但公立醫療系統的支出仍追不上市民對公立醫療系統服務的需求,可見投入的資源並沒有用在刀刃上。


對此,政府及醫管局管理層無視香港醫療需求的不斷上升,只顧讓行政階層不斷膨脹,而不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前線醫療之上,肥上瘦下,難辭其責,假如繼續以如此思維管治,香港公立醫療系統只會繼續沉淪。


目前,公立醫療系統前線人員收的錢最少,付出的最多,承擔的壓力也最大,最辛苦的人是他們,長期不公平的待遇讓不少醫護人員萌生去意。同時,私營市場能給予醫護專才的酬勞遠超過公營系統,這也是近年公立醫療系統人手流失的情況一直無法解決的主要原因。政府應該做一個全面檢討,積極謀求改變,讓投入的資源能夠更恰當、公平地分配。


在公立醫院已超負荷運轉、資源已基本用盡的情況下,政府需要進一步發揮作用,協調分配公私營醫療資源,合理借用私立醫院的資源提供支援,包括採取善用部分私立醫院的低價病床,協調私家醫生延長服務時間,以補貼的形式引導病人向私院分流等等。這些措施既能在短中期內紓緩公立醫院的壓力,亦符合民眾的基本利益。同時,政府應研究容許市民活化強積金,可用部分強積金來購買醫療保險,紓緩公共醫療系統壓力,將民間醫療服務也納入公共醫療服務作整體規劃範圍之內。


政府還應考慮給予年輕醫生和退休醫生更多的機會,包括提供必要的經濟誘因和保障,給予更多的社會認同等等,充分調動包括私立診所在內的民間醫療資源來疏導病人,緩解壓力。


眼下,香港公立醫院人手不足、資源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困擾香港民生的大問題,筆者認為,政府有必要認真反思,從香港長遠出發,以人為本,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社會各界應該保持冷靜,理性討論,積極向政府提出意見,共同解決香港醫療系統所面臨的困境。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9年2月4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0
好正
0
無計啦
0
超無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