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成功在於教育的遠見
華為成功在於教育的遠見

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過去的200年,東西文化代表的背後力量接觸,並非以互相尊重乃至欣賞的常態接觸,而是以強凌弱、單邊獨贏,軍艦大炮後來再加飛機轟炸、視人命如草芥的變態接觸。在勝者全取的、高高在上的森林軍國主義、重商主義之下,第一次、第二次的世界大戰廝殺、在超乎預期恐怖下發生。


民族尊嚴全面提升


其時,地大民困國弱的中國,受盡蹂躪,無法建設;可幸的是,重視教育還是這老大國家暗藏的長青藥。戰時西南聯大的走難大學,人才輩出,可見中國重視教育的底氣深厚。


日光之下無新事,鄧小平的傳承與開創思維結合,劃破翳悶,1978年推出改革開放大政,其中重要的一環是恢復大中小學教育的正常化,再鋪塾教育人才培育制度。40年來,沒有假大空的換日月新天,卻具有實質意義的、全面改善老百姓生存、生活,並能永續發展的上天落地入海的各項建設與科研,以及提倡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綜合並進,讓國力、民生與民族尊嚴全面提升。


華為是在這個背景下,由任正非及其工作團隊,努力建立起來,點線面體,成為世界級的網絡通訊電訊科技公司,服務全中國,服務全世界。


國際競爭,霸着大平台的,專打出頭鳥,古今普世皆然。中國改革大潮,華為早已衝出大洲大洋。前年,筆者有份帶領30多所中學的學生,前赴烏茲別克與哈薩克,學生觸目觸耳所及,華為已成當地城市、鄉郊的通訊網絡設備及運作最重要的供應及支援商,這令來自一向依傍美歐日科技的香港學生,打開另一道心窗。


華為事件,舉世矚目。夜闌人靜,從情理法的角度思考,中國公民孟晚舟只屬過境,竟被「熱情」助美的加拿大政府,以手鐐扣押拘捕,要等候美國發落。稍懂列強橫行歷史的,怎能不氣憤!但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並未有就自己女兒受不公不義的對待,大聲疾呼,尋求公義,只是相信法律的公平,正如華為的業務進行,都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一樣。歇後語是看標榜重人權、要法治的列強怎樣做。


任正非接受訪問的說話內容,更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任對教育的重視與申述,教育的投資,人才的珍惜,對老師的尊重是清清楚楚的說明,「今天大家看到華為有很多成功,其實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科學家,因為華為工資高於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華為工作。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6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前進。因此,我們國家要和西方較技,唯有踏踏實實用五六十年或百年時間振興教育。」


事實上,華為的5G與微波融合技術發展,已是領先世界,成功關鍵是毫不手軟把賺取的利潤,幾乎全投放作研究之用,再轉化成新、舊項目的投資,這就是教育發展的思維。「客戶給我們的錢,不是產生利潤,而是產生投入。」


教育投資與培育人才相結合,「就算花了150億研究的項目不成功,但研究過程中就會產出很多優秀的人才」;而重視教育系統的論述裏面,任正非再次突出在科學與人文培育的成功中,教師角色的關鍵,「振興與教育不在房子,在於老師。黃埔軍校就是兩條綁腿,抗大(指抗日軍政大學)就是一條小板凳」道盡辛亥後的民國政府,以至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何艱苦奮鬥,困乏多情,民族怎樣的前進才能有今天。


「物資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才是最主要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應該得到尊重,這個國家才有希望」;「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我們再窮也不能窮教師。」任正非的教育實踐,側寫華為成功的主因,而中國政府及特區政府主管教育的,理當重視。


少數「教師」尸位素餐


筆者多次提出,用當今中國各大城市排列,香港特區的教育總體的綜合實力,仍是處於最前排的位置,東西文化薈萃,人才不少,這是歷史發展使然,亦是港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打拚結果;但時代激變,什麼也不確定,想像往往追不上事實的出現與發展,教育必須及早並時刻建構、修葺穩健的發展平台。


林鄭是屆政府,對教育的投資是放開手腳的,這點值得讚賞,但投資着力點,仍須全面視察,當中教師專業階梯、職級及學校撥款必須因應優質教育發展而落斧鑿,大、中、小學及特殊的教育投資出現大差距的例子很多,就以現存的火柴盒式的小學校繼續「營運」為例,這是完全不符學校推動優質教育的實體需要;STEM計劃推行多時,有學校撥款工程專項的預算嗎?津貼中小學教師要有房屋津貼,依然被視為奢侈;教學滿10年有帶薪進修假則視為天方夜譚。


以香港港儲備的財富而言,這是不能也,抑或不為也!若要馬兒好,馬兒必須吃優質的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中國內地各大城市迅速冒起,世界大變的格局下,要繼續擁有教育話語權,香港教育的投資確實要繼續落力。


但筆者也必須鄭重一提,對那些拿了教師執照,支取與世界標準的教師的穩定薪酬,卻是尸位素餐,仗着「文明」的教育及勞工條例大保護,整天誤人子弟,法定「病假」視作個人福利例假看待,逃避工作,而又擾亂學校行政的少數「教師」們,亦請用心眼看任正非的教育論,簷前滴水,好自為之!要學生高質素,大前提是要教師具有高質素。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1月26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1
無計啦
1
超無奈
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