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僕理該曉國情 與時並進迎新風
公僕理該曉國情 與時並進迎新風

作為一國兩制下的特區公務人員,除了按「兩制」做好內部管理,更要依循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去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和忠誠意識,通曉國情最新態況和可能影響香港的國家策略規劃。《施政報告》公布已預留一幅一點一萬平方米的地皮興建公務員學院,因應國家發展新形勢,加強公務員就國家事務和《基本法》的培訓,以便更好把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發展機遇。


兼負「政治救火隊」


公務員學院並非香港首創,多個先進國家早已成立,並且取得豐碩成果,今天的香港,只是自知不足而作出追落後的跟風模仿,大家不用太着意,只求當中有好創意。畢竟,回歸經已二十一年,部分公務員仍只看「兩制」、冷待「一國」,未能認清他們在新時代的新角色,公務員團隊的體制和思維,更基本停留在昔日的模式,令致高層的政策指向和基層的服務表現,與市民的期望出現某些落差,這都是必須認真看待和尋求改善的客觀事實。然而,即使政府推行和調整高官問責制,但糾結始終未解,更是只見身影動、未見腦袋轉!新加坡的公務員學院成效卓著,並且成為典範,香港能否依樣畫葫蘆,甚至青出於藍?關鍵在於政府的決心和企圖心。


第一,公務員是管治團隊的骨幹,承擔着對社會經濟民生事務的管理任務,在民粹化和政治化時代,更要兼負「政治救火隊」的角色,若不能因應新形態、接受新培訓,政府的施政管治便容易面臨被動捱打,甚至有理說不清的困局。綜觀近年境況,大家理應感受良多!


從建設立場出發


第二,香港是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與內地融合和併軌國家發展大局,全屬基本責任。面對國家發展大潮,香港不再是岸旁觀潮者,也不能再單向圖求政策優惠,而要按主次序列,依循國家的發展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現況,籌劃相應部署和投入,既求共享榮光,更要踐履責任。香港公務員的思維視野,不能再井蛙般局限於深圳河以南,而須擴展到大灣區以致全國範疇。能否實現?就看新成立的公務員學院有否全新的教澤水平,突破由港英時代遺留下來的積習定規,任重道遠,讓人期待。


第三,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和忠誠意識,是放諸四海皆通對公務員的最基本要求,但在香港卻始終存在以回歸為界,心照不宣的兩套管治心態。須強調,公務員可以有其個人的理念和訴求,但一日在位,一日都要踐行忠誠實幹,堅守一國兩制的初心,這既是為官之正道,也是為官的光榮,一切還待新公務員學院作出的適當訓誨培育。


第四,所謂公務員培訓等於「政治洗腦」的質疑,除了逾半世紀前的「戈培爾式宣傳」和「發條橙式故事」,試問還有甚麼類似例子?試問政客和公務員是否都是「天真小可愛」,只要接受一次半次培訓,就能顛黑倒白地被洗腦?這說法絕對是對公務員團隊的羞辱。


第五,從建設性的立場出發,公務員是特區依法施政的主體,特區政府的各項政策舉措,既要依循中央的決策,也須依靠公務員去落實執行,這是一環扣一環的系統性安排,各自有其角色功能,公務員學院就是要擔負橋梁角色,實現特區善管善治,迎接管治新風的歷史使命。


<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JhengHei"; font-size: 18px;">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Arial Unicode MS';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Arial Unicode MS';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5.0px}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1.0px Helvetica; font-kerning: none} </span>

原文刊載於《星島日報》2018年10月27日


原圖 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0
好喎
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