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要有承擔 為下一代企硬
施政要有承擔 為下一代企硬

香港的地荒樓荒問題,早已達到困擾民生、窒礙經濟的嚴峻地步。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多項短中長期土地供應計劃,足以應付未來數十年的土地和住屋需要,並預留寬裕的土地儲備,讓下一代免受蝸居之苦。


面對幾近凡規劃必反對的民粹主義和二元對立政治操作,施政要有承擔、敢企硬,不能讓社會長遠利益成為政爭犧牲品。


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要素,除要滿足住屋需要,也須應用於基礎建設、社區設施、工商業用途等,更要用作推動社會未來發展。作為人口稠密的國際都會,本已求地若渴,卻受限於政客、民粹、程序和保育的梗阻,只約四分之一土地被發展,用作住宅用途的土地更只佔7%。


土地利用和住屋供求全面失衡,令香港連續多年位居樓價最難負擔城市的前列,年輕一代若未能「靠父幹」便難置業,而在基層市民方面,輪候公屋至少需要5.3年,更有約21萬人住在環境惡劣的劏房。


高談政治意識形態只會貽誤民生,小恩小惠也難成大事。土地住屋問題已經弊積如山,遇罵即縮、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形成一個向下的螺旋。政府若還只懂佇候「共識」,而不果敢決斷履行承擔,蝸居問題何時解?10年、20年、30年……?


大規模拓地實屬必要,《施政報告》提出一籃子方案,重中之重是東大嶼山填海方案。《施政報告》指將按增加土地供應、運輸基建先行、推動經濟發展、提升環境實力及增加休閒設施這5項方針,規劃跨越未來二三十年、為110萬人提供住所,創造34萬個就業職位,並讓政府建立土地儲備,重奪土地供應主導權。


填海並非立竿見影的速效靈丹,但可為下一代人填補住屋空洞,讓他們有機會買或租較便宜的單位,並且發揮一舉四得的社會效益:


一、市場上再沒有第二幅面積達1700公頃,可供政府盡意規劃的土地,而且不是左手交右手的內部調撥,而是紓解地荒的新增土地。


二、填海土地的業權全屬政府,不用再耗費時間、精神和金錢,與原業主、租客和其他社運人士周旋,亦免除部分人士以「不遷不拆」為名的刁難苛索。


三、填海造地從來是海邊城市擴容促發展的必然手段,試問除了內陸國家和城市,有誰未曾填海。紐約市就早在荷蘭殖民管治時已經開始,荷蘭更是自行造地之冠,新加坡、日本、南韓、澳門和深圳等也都曾大規模填海。


在香港,百多年的持續填海,讓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東、啟德、機場和6個新市鎮等由「在水中央」,變成宜業宜居的黃金地段,由此讓香港從小島漁村騰躍成為國際都會。新的填海工程,為香港發展提供新動力。


四、正所謂投入愈多、收益愈大,但近年卻浮現一種偏見歪理,所有大型投資都是「大白象」!5000億元填海造地投資絕非「倒錢落海」,而是建設未來,一切若只看負面而不理正面、若只看付出而不理回報,社會還有希望?


大家都應以下一代為念,反對派不能再阻撓延宕,令工程延時漲價;政府亦要善盡規劃的責任,做好果斷執行的職責。讓今天的質疑,化作建設性的新力量。


原文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10月15日


原圖:「明日大嶼」宣傳小冊子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7
支持
2
無意見
3
超無奈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