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網騙 你可忍受沒社交網絡嗎?
謝絕網騙 你可忍受沒社交網絡嗎?

本文作者為黃永/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

 

香港發生歷來最大金額網上情緣騙案:受害人在4年間滙款合計港幣1.8億元——教人想起才一個多月前,警方公布今年頭半年的網上情緣騙案比去年同期大增兩倍半,當中有受害者深信對方是英國哈里王子,亦有人以為自己結識了駐土耳其美軍。


學歷社會經驗 與中伏無關連


坊間回應這類報道時,傾向簡化情況為「受害人感情空虛,所以容易受騙」,恍似說這些人有點咎由自取,卻沒有考慮到所有案件除了個人因素以外,還有一系列共通的外在因素——套用近年因為研究騙局而大熱的心理學家兼作家Maria Konnikova之說法:「認為自己精明而屬於例外者,反過來最易受騙。」


的確,網上情緣騙案中伏者學歷和社會經驗的高低,與其中伏機會並無必然關連,不存在學歷低又或是家庭主婦更易受騙的狀況。


此外,雖然本港的網上情緣騙案受害人多屬女性,但根據Konnikova在世界各地的調查,實情很可能是男性被騙後未必願意報警,因為他們會認為那是在朋輩間示弱且失面子的事。因此網上情緣騙案的實際數目,相信要比各國警方已知的高出許多。


哪些是網上情緣騙案的「共通外在因素」?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可以分為4類:


(1)假新聞當道——感情騙子自古多不勝數,眼下輿論之所以關注網上情緣,最直接的解釋,莫過於社交網絡完全滲透人們的生活,締造了「後真相年代」。今日,人人都習慣了同一個現象可以有多種不同解釋,甚至各種解釋之間自相矛盾亦無問題,乃至不少人相信有所謂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存在。


假新聞當道 不願正視絕望真相


加上,社交網絡令假新聞不單止得以廣傳,而是愈假愈誇張便愈高點擊率,繼而愈容易被搜尋得到,造成社會整體對網絡上的真假逐漸麻木。


事實上,當堂堂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可以每天不停發Twitter,以至全球所有大人物為求親民,均刻意經營其社交網絡之際,有天你在網絡偶遇一向予人叛逆感覺的哈里王子,似乎也不再是天方夜譚了。反過來看,難道特朗普又不是一名感情騙子嗎?他本來就是花花公子,選舉時要騙選民的心,便大言不慚地說要興建圍牆阻撓墨西哥非法移民,卻根本從未想過要花費多少公帑(白宮至今年8月也沒有任何興建圍牆的預算金額)。當大眾不願意正視絕望真相,而寧可「試着買一個希望罷了」,正是騙徒乘虛而入之時。


(2)認知失調——60年前美國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提出了一套影響深遠的解釋人類如何達致心理平衡的理論:面對新環境內跟自己原來想法有所矛盾的事情時,大多數人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務求令自身理念和行為之間不再有衝突,而緩解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所引致的壓力。最經典例子,是不少低收入者解釋自己對工作有使命感,故即使新老闆極其嚴苛亦任勞任怨,不願面對找另一份工作所帶來的挑戰。


認知失調 環境轉變容易受騙


留意認知失調這種現象,往往在人類面對外在環境轉變時出現,跟學歷、經驗、性格等並無明顯關連。就像文首提及的本港最大金額網上情緣騙案,受害人丈夫在2013年過身,騙徒則在2014年乘虛而入。專門研究騙局的心理學家Konnikova更發現,人類面對轉變而容易受騙的現象,並不局限於喪偶、離婚、解僱等負面情況,即使是升職、結婚、中獎等正面轉變,也會令人出現認知失調,並會因為過度相信自己而更易被騙。


(3)私隱外露——不少受騙者或會認為自己十分不幸,遇人不淑,卻未必會想到自己一早已經被騙徒納入「羔羊圈」,經精密計算之後才埋身動手。英國警方更發現騙徒之間會販賣「羔羊圈名單」,也就是容易被騙者的聯絡資料——換言之,一次被騙,終身更易受騙。


毫無疑問,在社交網絡融合生活的當下,騙徒要進行資料搜集亦未免太容易了。交友網站本來就是騙徒的天堂,一旦知道對方在Facebook(fb)的登記名稱,便可在網上「起底」而知悉受害人過去多年去過哪裏旅行、愛吃甚麼、愛看哪些電影、愛聽甚麼歌,要扮作其靈魂伴侶亦沒有難度了。


加上,很多人經常會上載表情符號(emoji)去表示自己不同時候的心理狀態,如同告訴騙徒何時下手才是最佳時機了。


經營「我活得很好」 抒發渠道減


(4)經營形象——或許有讀者認為,網上情緣騙案受害者可能因為孤獨而沒朋友提點,所以才會相信那些匪夷所思的大話。問題是社交網絡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卻令很多人刻意經營自己正面的形象——美國在2014年發生學界知名運動員Madison Holleran在毫無先兆下跳樓身亡,其後ESPN記者經過3年深入調查和採訪後發現,許多年輕人為求在Instagram呈現自己光輝的一面,結果卻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但為求保住刻意經營的網絡形象,他們不能向家人和朋友傾訴,以致令他們嚴重抑鬱。


正因在社交網絡經營「我活得很好」的形象相對容易,令更多人反而少了抒發的渠道。只是騙徒深知人總不會長期那麼開心,所以懂得以圈外人身份扮作知心友,並在變成受害人唯一可盡訴心中情的對象以後,才慢慢提出謀財滙款要求。


或問:以上4個因素既屬客觀現象,是否有解困之法?首先,警方提醒市民要求直接視像通話的方法,肯定有用。其次,社會心理學家發現,能夠坦承接受自己缺點的人,往往難以被騙,皆因虛心者不易受吹捧,故也比較冷靜。最後亦最徹底的答案,就是遠離社交網絡,不在網上,便不會墮入網上情緣——只是……你忍得了沒有社交網絡嗎?


原文刊載於《香港經濟日報》2018年9月10日​

原圖:新華社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搞笑咩
0
好正
0
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