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許播「獨」 不許說「史」?
只許播「獨」 不許說「史」?
近日社交媒體被香港書展的消息「洗版」。筆者朋友圈中,不少人都有新書發布,新書即是「親生仔」,當然一片喜氣熱鬧。然而,一本內容講述「大灣區」城市彼此在歷史、文化等均有深厚淵源的新書,卻引來政治攻訐,反對者指作者「投共」,紛紛unlike(退出);「生果報」更煞有介事作出報道並稱「集體中伏」。筆者仔細看了留言,有人竟然在書還未出版時,已因書的封面上有「大灣區」三個字,就一口咬定作者收錢、「冇風骨」,還說「不做大灣區人」云云,不滿的原來是「本土」派「黃絲」?談「大灣區」有罪? 這本書《史檔—區區有故講》由「史檔工作室」編寫,知情人士說工作室早於數年前已開始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有關香港及大中華相關的趣味歷史故事及掌故,團隊成員都是年輕愛史之人,向來只愛談歷史、少涉政治,是真心「大中華膠」,這種風格,數年裏吸引了逾八萬臉書粉絲,追蹤人數也接近九萬。去年因得到媒體轄下出版社青睞,把香港十八區的掌故軼事、集體回憶等結集成書,在去年書展初試牛刀,今年大家都在談「大灣區」,再度與去年出版商合作,把相關城市的歷史、社會發展、文化等故事整理出來,的確也發現在廣東省發展的過程中,滿布了港人的足迹及經典而有趣的故事。 對於書的選材、內容、風格,各有喜好。但在這個高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年代裏,令人驚訝的是,反對者根本未看內容、只看見「大灣區」三個字已「發難」,連日來一再在網上欺凌「史檔工作室」,粗言穢語不在話下,留下「小編幾時死」、「收錢奶共」等不堪語言,可謂有辱斯文。 以史論史,倘若持不同意見者看過書的內容,找到甚麼不符史實或值得商榷地方,相信《史檔》仝人自會斟酌考證,作出修正。問題是,有人根本連內容也沒看就說反對;有人托詞說「大灣區」概念是近年冒起,沒有「歷史」,但他們忽略了,灣區內的九個城市與兩個特區本身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同時與其他城市也有着深厚的歷史及文化淵源,同宗同源。能夠承認此事實,才是真正認識歷史、真正不為政治因素而影響判斷。 以史論史 灣區城市同宗同源 最荒謬的是,有人反對是因為新書發布會當天的嘉賓是前特首梁振英、與前全國人大劉佩瓊,但他們沒有理會座上還有歷史學者趙雨樂教授,更沒理會梁振英、劉佩瓊、以及另一嘉賓「牛仔褲大王」楊勳是帶動內地特別是廣東省改革開放的第一代香港人,他們在內地改革開放的歷史中,分別在土地使用制度、經濟制度和製造業的改革上,都站在先驅位置,撇開政治不談,他們既是歷史的親歷者,為何不可作分享嘉賓? 敢說事實才有風骨 若反對者指控《史檔》把政治帶入歷史,相信真正把歷史「政治化」是他們。說白一點,這一群如狼似虎、天天到《史檔》專頁霸淩的所謂「歷史粉絲」,他們追捧的會否是「本土」歷史的集體麻醉,一邊歌頌「本土」,一邊否認與國家歷史文化同源的事實,忽略了周邊地區在歷史中彼此關聯與共同成長。眼看默默耕耘的《史檔》被無理撻伐仍堅持把歷史事實分享出來,這才是有「風骨」,而不是那些包庇縱容港獨的反對派!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8年07月26日
原圖:港人​講地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