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智慧」與世界分享
以「中國智慧」與世界分享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於習近平的國家治理思路之中,最完整的闡述,應該是去年10 月發表的十九大報告。而今次在人大閉幕會的重要講話,也是在十九大報告講話的框架範圍之內,不過因為今次講話篇幅較短,也可以視為重點和方向的提選。
去年10 月十九大報告發表之後,本欄已經有專文分析,十九大報告的主軸就是兩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奮鬥、成長,以至執政,其中心思想就是: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就是初心和使命。只要不忘這初心、牢記這使命,就算在執政和施政上遇到挫折、走了分岔路,但都會重回正確軌道。
而在今次閉幕演辭中,習近平在發言的初段,就強調了中國在歷史上的成功。在過去數千年,中國人民憑着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璀璨豐碩的中華文明。「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我國產生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聞名於世的偉大思想巨匠,發明了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文藝作品,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等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花了這麼長的篇幅去印證,就是要擺明一個立場:中國本位的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文明、華夏文化的承傳者。
習近平講話突出中國本位
和十九大報告一樣,習近平在閉幕講話中也花了相當篇幅去重溫中國在近代所遇上的民族屈辱。在那一段內外交困的時間,中國國將不國、民不聊生。在這歷史傳承和民族屈辱交織的時空之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背負了這重大的初心和使命。而也只有在國家達到富強之後,幸福和復興才有憑藉。
習近平的閉幕講話作如此的鋪排,其用意是相當明顯,就是要突出中國本位的大原則,也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這是總目標、總綱要,也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政黨的總任務。這也是團結全國13 億人的共同基礎。
講話以中國本位開始,而講話的後段,也以一系列的中國內涵為結束, 「中國將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讓中國改革發展造福人類。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內地學者以至西方學術界,都以中國發展的經驗,構建一套「中國模式」,和「美國模式」並駕齊驅。但把兩種政治和發展模式分別以「中國」和「美國」冠名分列,其對抗的味道太濃。但中國獨特的發展經驗又不能不講,所以最新的表述,就用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提出,並不是為了跟美國抗衡,因為無論如何宣傳,美國和西方國家也不會轉向用中國式的制度。其宣揚的目的是要讓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的國家,可以有一個選擇、多一個選擇。中國可以由窮變富、由弱變強,尤其是讓數以億計的人民脫貧,這恐怕是人類歷史中最大、最成功的滅貧工程。
站在更高道德高地
中央政府強調「制度自信」,這份自信不止是自己的自信,也是讓其他國家、其他民族可以跟隨參考的自信。在今次修憲中,在序言中就特別加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國家放在憲法中的責任,以「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跟其他國家分享,也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其中一項實踐。講話以中國文化傳承、民族復興為開始,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收結。這讓國家可以站在更高的道德高地,也更具包容性和開放性。
講話中間的部分,也有提到「一國兩制」。而對「一國兩制」的論述,是擺在祖國統一的同一段落,而接着的段落就是義正辭嚴地斥責一切分裂國家的行為。沒有點「港獨」的名,但有批「港獨」之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信念,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這種表述,相信夠一清二楚吧!
原文轉載自2018年3月22日《明報》
原圖:npc.gov.cn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