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利用在補選中擊敗反對派而乘勝追擊
香港應利用在補選中擊敗反對派而乘勝追擊

前特首董建華在上周日為立法會補選投票後,作出了公開呼籲。他表示:「吵吵鬧鬧的時代應該結束,「港獨」及自決會為香港帶來很多危害。」他呼籲市民行使投票權,「選出有建設性、做事實幹、真心為港服務的人士進入立法會。」

 

在反對派一直宣傳將補選視作「變相公投」,並以「反DQ及反共」作為選舉主題,董建華的呼籲在此刻顯得特別重要和及時。

 

這種挑起港人「恐共」心態在以前的立法會地方選區選舉一直能起作用,令反對派及建制派在選舉的得票維持六四比例。不過隨著中國愈來愈繁榮,在世界舞台得到更多尊重,更多香港人開始認同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因而改變了對中共的看法。市民的想法徹底地反映在這次地方選區選舉中,建制派議員鄭泳舜在九龍西選區取以107,479票擊敗反對派的代表而以「反DQ」為旗幟的姚松炎。是次結果令人非常鼓舞,同時亦反映民情轉變,在本土政治中逐漸回歸理性。這也顯示了以「反共」作為手段在本土政治已不再有用。

 

即使在香港島選區,獲反對陣營 「大佬」出盡力拉票的區諾軒,只稍勝建制派參選人新民黨的陳家珮。區諾軒以137,181票贏過陳家珮的127,634票, 是非常接近的50.7%比47.2%,打破6:4黃金定律,而且區的得票遠不及陳方安生於2007年補選所取得的175,874票,反映反對派流失了38,824票。應該是與其令不少選民難以接受的反DQ口號有關。

 

至於一直是反對派據點的新界東選區,記得於2016年換屆選舉時的總體得票份額高達57.6%,在9個選區議席中取得6席。不過這次補選中,即使反對派的代表,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以183,762票勝出,有效票總數只有達44%,相信亦因其「反DQ」運動令不少選民感到反感,因而流失了不少選民的支持。

 

看到工程、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別回歸理性實在令人欣慰,建制派參選人謝偉銓擊敗反對派對手司馬文,令建制派在功能界別中佔25席,非建制派陣營只佔10席。

 

九龍西選區的勝仗令建制派於地區直選中佔17席,民主派16席,從而根據立法會的分組點票規則,在此奪去了反對派過去經常濫用的否決權。

 

建制派應善用現時優勢,請求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整頓立法會。他們可先由要求議員衣著要莊重、禁止議員於桌上放置標語牌及無理拉布開始。

 

立法會應向被取消資格的前議員姚松炎追討酬金及辦事處營運開支津貼,以他作例子,展示決心。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在建測界中,對比謝偉銓的2,929票,落敗的司馬文有2,345票。為何此界別中,會有2,345位專業人士選擇一位非專業人士作為他們的立法會代表,原因實在令人費解。我們應該弄清他們的動機,讓他們明白大灣區計劃所帶來的龐大發展潛能,從而改變他們對中國內地的態度。

 

另外,於香港島選區得勝的區諾軒,被指曾於公眾地方焚燒《基本法》,而他在選舉辯論亦聲稱會準備再次焚燒《基本法》。此舉顯然違反所有立法會議員應尊重及真誠擁護《基本法》的要求,實在不能容忍。我們應盡快申請司法覆核,褫奪他的議員資格。

 

區諾軒一般被外界視為提倡自決、由外國勢力支持的年輕政黨香港眾志的代表。他的勝出很可能會鼓勵這個激進政黨,為追求政治目的而表現得更激進。因此有必要更仔細監察及調查其選舉期間的資金來源。

 

這次補選中,四個選區的210萬位登記選民中只有90萬4千位投票,投票率僅得43%。如果香港人真的想將民主推前一步,人們需展示自己至少願意花15分鐘時間到附近票站投票的心態!香港應認真考慮參考新加坡強制投票的做法。

 

反對派應好好反思,到底他們應否放棄煽動香港人仇恨內地的策略。在中國人大通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未來十年將繼續掌權,而他的強硬作風,肯定不會改變對港獨及自決零容忍的態度,反對派最好明智一點,尋求與中央對話和合作,別陷入政治死胡同。

 

這次補選開支高達5億港元。假若司法機構能加快處理另外兩位被取消資格的議員「長毛」梁國雄及劉小麗提出的上訴申請,我們便只需舉行一次補選,節省納稅人一大筆金錢,以及公眾的時間。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4.0px 'PingFang HK'; color: #212121; -webkit-text-stroke: #212121}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4.0px Arial; color: #212121; -webkit-text-stroke: #212121}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4.0px Arial; font-kerning: none}

原文轉載自《中國時報》2018年3月14日(此中文版本已獲作者確認)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