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故宮館建設
加快推動故宮館建設

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達成協議,西九龍文化區興建一座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日後由北京故宮博物院長期借出藏品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供香港市民和海內外遊客參觀。相信事成後,香港將有一個世界級的文化博物館,在國際上的文化地位亦會大為提高,市民亦可時刻近距離認識我國古代瑰麗的文化。

展品極具吸引力

故宮,原是明清兩代皇宮,1925年改為博物院,展品為紫禁城建築本身及其收藏品。國民黨撤離大陸前,將部分精粹藏品運往台灣,並建故宮博物院為新的展藏基地,因而有北京故宮的藏品比不上台灣故宮之說。其實,1949年新中國建國後,北京故宮向末代皇帝溥儀追回挾帶的文物,以及接受民間捐獻,再加上近年內地不少珍貴文物陸續出土,從而豐富了館藏。撇開一般性藏品不計,被鑑定為珍貴藏品的就有168萬件。

如此珍貴的藏品,並非「話借就借」。今次香港獲得這個「長期借出」的機會,可說是一份厚重的禮物。試想一下,即使北京故宮打破每次向境外限借120件的規定,每年可以替換一萬件,也要168年才完成一次流轉,意味着真的「一世都借唔完」。

香港過去亦曾舉辦故宮博物院藏品展覽,例如2007年「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2010年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香港市民對這些大型專題展覽的反應非常好,可見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展出,極具吸引力。

我們經常鼓勵年輕人了解歷史、以史為鑑,要了解歷史,不單靠熟讀幾本歷史知識的書籍,還可以透過一件件文物,了解當中的故事。故宮珍藏的文物中,不乏宮廷典制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文物,從中可認識當時的禮制、工藝和科技水平,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例如《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雖然曾任宮廷畫師,但無損其享「中華第一神品」的稱譽,透過長長的卷軸,看到當時不同階層的人是如何生活,圖像所反映的實況,較文字更直接和深刻。

有益本港旅遊業

誠然,在今次的項目實踐中,有不少具爭議的議題。例如選址為何在西九文化區,日後博物館如何營運和管理,馬會捐助費用的使用和監管等,這些問題都有待政府與社會各持份者的進一步溝通與協商。但對在香港興建故宮博物館,本人是十分支持的。

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不同的文化都能包容、兼容、相互輝映,這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優勢。同時,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國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展示和傳承中華文化責無旁貸。在港興建故宮博物館,既是文化交流,也對本港旅遊業有益。希望特區政府、社會各持份者都能目標一致,團結起來,增強互動,加快推動這一意義深遠的文化項目建設。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17年1月18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