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選民去哪兒了?
青年選民去哪兒了?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九月份舉行,選民登記數字剛剛出爐,其中最矚目的除長者選民增幅明顯外,年輕選民數字不升反跌,引來諸多解讀,九月參選立法會選舉的人當然會關心對選情的影響。
 
較年長選民數字增幅較大對哪些候選人較有利?現在似乎言之尚早,但青年人參與度低,似乎與我們在傳媒和網絡平台上所得到的印象有顯著落差,是青年人其實不熱衷政治?抑或是他們已去到喜歡凡事「自決」,覺得立法會不能代表他們,也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寧轉向議會外抗爭呢?
 
青年選民數量未升反跌
 
自「反國教」、「佔中」事件後,本港青年參政意識明顯上升。各類青年組織紛紛成立,如「青年新政」、「本土民主前線」、「香港眾志」、「香港民族黨」等,加上「熱血公民」等激進組織大力吸收青年成員,各政團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要挑戰立會。
 
各界本來預期今年立法會選舉中,無論年輕參選者或選民的比例都會大幅上升。惟結果竟然是,青年選民數量未升反跌。18歲至20歲選民人數,較上一屆減少了兩萬人,跌幅約15%。雖然20歲至30歲選民人數均有所上升,但以青年政團鎖定30歲以下的為目標選票來看,18至30歲選民總升幅只有7.8%,遠低於61歲以上選民的24%和整體的9.2%。
 
傳媒誇大激進反對聲音?
 
青年選民意外下跌,是否傳媒「煲大」了青年對於政治的熱衷程度呢?實際上,多數青年投票意欲低、無興趣留意政治?實際上,青年政治組織的號召力仍很有限?
 
抑或是,部分青年人不登記做選民,是源於對體制的抵制?特別是激進本土派,這些人認為議會不能代表自己,反中抗中、張口閉口「港獨、自決」,他們傾向以自己方式、在議會外、街頭上做更極端的甚至暴力對抗行動?
 
警惕激進者轉戰街頭暴力抗爭

政壇高人說,情況若屬後者,則很糟糕。議會內建制泛民紛爭勢難消除,議會外再添激進青年衝擊,而且會外也會影響會內,就如早前泛民跟風談本土自決那樣,社會兩極化難以紓解。長此以往,社會動蕩更無日無之。
 
原文轉載自《am730》2016年6月3日

圖片來源: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