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電話騙案
防範電話騙案

本文作者為百仁基金副主席黃楚基

電話騙案一九九七年在台灣出現,二○○四年出現於大陸,○六年蔓延到香港,近年電話騙案在香港急劇增加,被騙金額相當龐大,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不時假冒速遞員、中聯辦人員、入境處職員及內地執法部門人員等,進行各式各樣的騙案。

早前一名二十四歲男子被騙,騙徒在電話中聲稱該男子被內地通緝,並擁有他的個人身份資料,更偽造有通緝令的網頁,事主最終被騙十二萬元。犯罪集團網絡龐大,手法千奇百怪,不少騙案涉及跨境犯罪,加深了警方偵查的難度,警方要跨境追回失款非常困難,市民最有效的防禦方法就是提高警覺。

不少受害人聲稱犯罪集團的騙局是有組織的,不但有受害人的個人資料,甚至了解其家庭狀況,故輕易墮入陷阱。現今網絡發達,騙徒可在網絡上竊取大量個人資料,加上受害人緊張的心理,令受害人對騙徒深信不疑。市民在接聽陌生人電話時應保持冷靜及提高警覺,並多方求證,與家人朋友商量,騙局自然不攻自破。為免蒙受損失,市民切勿把金錢存入陌生人的帳戶或放在公眾地方,更絕不可以把銀行戶口資料或密碼透露給第三者。如果電話內容涉及家人或親友的安危,應立即報警求助。

現時大部分電話騙案來自外地,為協助識破騙案,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去年在來電顯示中加入「+」號以助識別源自境外的電話,一旦來電來自境外,便會出現有別於香港(+852)的區號。我們要多留意和提醒身邊長者有關電話騙徒的行騙手法,以免被騙,而政府亦應加強教育,讓市民了解電話騙案的各種手法,避免有人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6年3月18日

原圖:bastillepos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