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女孩
星期天的女孩

我是無可救藥的影癡,當替「第九屆香港流動影片節」流動影片製作比賽宣傳時,我公器私用,借機和一班突出的入圍參賽者見面。其中一部我挺喜歡的紀錄片,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講師兼多媒體創作人姜永生拍的《星期天的女孩•英語課》(Sunday Girls. The 3 Minutes)。

微不足道的三分鐘,卻是一班星期日才能重拾自我的印傭,夢想啟航的黃金時刻。洋名阿Sam 的姜永生說,啟發他拍攝《星期天的女孩》的契機,來自一次偶然感悟:「一天,我走在街上,看見外傭拖着小女孩,有講有笑很親密,外人不知,還會以為她們是母女。我奇怪那麼多人把如珠如寶的子女交給外傭照顧,卻對外傭的生活一無所知。於是,就萌生了拍攝《星期天的女孩》系列念頭,一拍就兩年了。」

阿Sam曾在無綫電視及港台擔任編導,近年曾舉辦「窗外」、「城市拾荒.空凳」等攝影展,駕馭影像經驗豐富,拍《星期天的女孩》難度在於鑽入外傭的世界找尋有趣的人和事。他透過網絡、朋友的幫忙,一步一腳印地拍。其中一集《星期天的女孩•英語課》講述印傭利用星期天學英文。外籍老師要求她們每次講3分鐘英語。印傭女孩說:我不甘只在公園呆坐、搞大食會或shopping,希望努力學好英語,追尋夢想。樸素的話語,觸動了我。

阿Sam不想以悲情賺人熱淚,喜歡找開心積極、令人意外的故事。片中的學校今已關門。該外籍老師已飛到印尼教英文,但阿Sam 的旅程還未完,下一站《星期天的女孩》是菲律賓的歌手,來港當外傭,但不甘於此,要在香港開演唱會。至於《星期天的女孩•英語課》會否獲獎?3月2日便會揭曉了。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6年2月25日

原圖:電影《星期天的女孩•英語課》截圖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