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鐵腕避免另一次「佔中」
須鐵腕避免另一次「佔中」

一年前以「公民抗命」之名展開的違法「佔領中環」運動,到底對香港是好是壞,現在我們就必須探討清楚,了解其連鎖反應。

「佔中」負面影響極多

明顯地,這場運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第一,佔中引致泛民主派否決政改方案,香港市民喪失在2017年普選特首的權利,特首仍然由1200名選舉委員會選委選出。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特首候選人,將唯有更加重視選舉委員會(選委會)委員的意見,公眾的意願或許就會放到較後位置。

最近,大衆熱議的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對沖機制就是很好的例子。有報道稱,現屆特首梁振英打算取消有關機制,以兌現其競選承諾。不論政治立場如何,這是所有工會一直爭取的,亦早預計到商界會強烈反對。但在選委會中,代表商界利益的選委佔多數,亦因此,特首候選人大都不願意提出或支持上述建議。

如果,香港可以「一人一票」普選特首,落實強積金對沖機制再非遙不可及,往後的各項勞工議題若未能改善,幾可肯定都是源於民主派今次否決政改方案的惡果,但就由中產及基層人士承受。

第二,香港的法制及秩序受到破壞,這是最值得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
79天的違法佔領就是極度破壞香港法治的典型例子。以往不能想像的,「佔領」期間,衝擊暴徒可以截停和搜查警車,得他們批准,警車才可駛到目的地。即使佔領結束,激進示威者依舊繼續在旺角集結騷亂,四處「鳩嗚」,又多次包圍警局,恐嚇警方釋放被拘捕的示威者,完全目無法紀。到最近,港大學生會率眾衝擊該校校務委員會會議,涉嫌非法禁錮校委會成員,尤有甚者,一些極端激進分子甚至製造炸彈,以造成重大災難。

難道有人敢說,這些不是「佔領」的遺害嗎?

第三,很多商戶尚未從「佔領」的負面影響中恢復過來。繼「佔領」後,又在多區發生所謂的「光復」行動,激進示威者暴力襲內地個人遊旅客和腳踢旅客的行李篋,令香港好形象受損,亦令訪港旅客人數下跌。旅客的下降,直接令零售業步入寒冬,失業情況亦可能會惡化。

「佔中」影響香港和內地關係

發生「佔中」和政改方案被否決,中央政府亦開始關注香港是否被外國勢力入侵,利用香港作爲基地對抗中國。因此,當中央宏觀地計劃國家的經濟時,亦對香港採取較爲謹慎的態度。這或能解釋,為何香港在「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發展計劃中暫時仍沒有任何官方角色。

原本以香港的國際金融管理中心地位,在香港開設亞投行分行是不二之選,但由於香港的佔中令北京擔心,可能令香港失去這個機遇。輸家是全體香港市民。

依法執法 起震懾作用

從正面看,愈來愈多激進示威者被帶到法院檢控。儘管出現一些令人失望和寬容的判決,但總體而言,超過70%被檢控者都受到懲罰,法律對激進人士仍有震懾作用。

泛民重組 溫和派抬頭

另外,溫和民主派人士開始抬頭、在政改過後重新組黨,他們反對激進派跟國家對立的立場,希望透過健康對話,重新溝通、重建互信。筆者相信,這些主張和大多數中產立場一致,相信溫和派應該變得更加強大。

然而,筆者認為,「佔中」最大的收穫就是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他們挺身而出參加簽名運動,表達強烈「反佔中」的意見,是令佔中失敗收場的主要原因。

至於未來的方向,我冒昧提出以下建議:

一)香港的選民,包括沉默的大多數,應積極參與今明兩年的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以選票抗衡激進民主派。「佔中」是一面鏡子,讓大家認清這些「壞人」。

二)全面審查現行法律和社會秩序承受力。這點是必要的,讓社會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因「佔中」式暴行而可能出現的無政府狀態。警察需要加強現行裝備,亦要加強蒐證和在法庭作供的培訓。更要加強情報蒐集,找出幕後黑手接受外國政治捐獻的證據。

律政司和司法機構,亦應聘用更多全職檢控官和法官,減少由私人執業律師負責檢控和暫委法官工作,避免他們可能涉及與辯方律師或泛民政黨有利益衝突,以確保司法工作的質素和政治中立。

事實上,針對涉嫌有外國政治資金支持「佔中」的情況,現行香港法例顯然不足以應付。法律改革委員會應加快對《基本法》廿三條的研究,盡快制訂並立法,以實際可行地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

最後,我們得承認,以往向年青人教導國家觀念的工作明顯失敗。教育局應修改課程,將中國歷史科列為中學必修科目。同時,我們更加留意一些灌輸錯誤觀念予學生的老師,以免下一代受誤導而誤入歧途。

原文轉載自《中國日報》2015年9月25日(此中文版由《港人講地》翻譯,內容已獲作者確認)

原圖:wenweipo、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