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屈穎妍在線】EP272:這是個做好人要付代價的時代

//我更喜歡中國刑法《第二十條》的法治精神: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我相信,這才是法治的初心。//


最近看了大導演張藝謀的作品《第二十條》,此片在內地票房大收24億人民幣,然而在香港影院卻無聲無色,只剩一、兩間戲院每天一場苟延殘喘地放映著。


這電影說了三個個案,都是因好人被惡勢力逼害、或者因看不過眼挺身而出誤傷人,令好人惹上官非甚至身陷囹圄。


第一宗是巴士司機見女乘客被非禮,出手阻止,打傷了色魔。第二宗是中學生見同學被欺凌,出手阻止,打傷了欺凌者。第三宗是收數佬強姦了欠債人妻子後還想拿刀對付其女兒,債仔急於保護家人用剪刀誤殺了收數佬。


三個好人分別被控傷人罪及謀殺罪,在壞人未被嚴懲之前,好人已先負上罪責。於是,檢控官決定喚醒一條沉睡已久、沒人敢用的法律——中國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讓好人抱打不平時有了法律的保障。


大家一向認為,傷人受罰、殺人填命,天公地道,但世事往往不是簡單的一二三四,壞人總有一百個方法把自己的惡行說成理直氣壯。電影中有個年輕人的問號很有力量:「見義勇為要道歉要受罰,以後誰還敢做好人好事?」


如果大家仍記得,早些年我們常聽到內地有很多所謂「碰瓷」事故,找個老人躺在高速公路,誰先停車上前詢問幫忙,誰就會被「屈」傷人甚至勒索賠償。又或者假裝在路上爭執,好心人上前勸阻,忽然有人扮死扮傷,然後大家異口同聲說是調停者的責任,要脅賠償……


從此,沒人願意做好人、安好心,內地朋友甚至叮囑我們這類外來駕駛者,在內地遇到任何人躺在路上,千萬不要停車,管他是一個人還是一條屍,都不要多事,呼嘯而過,否則你後悔莫及。


人與人之間,再無互助互愛互信可言。


人有別於禽獸,就是有思想、有惻隱心、有同理心。今時今日的壞人最惡毒處,不單是騙錢,而是騙去好心、騙去信任,騙去我們作為人類最珍貴的特質,而這些特質代表的,是文明。


《第二十條》電影中有句很觸動我的對白:

「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


經歷過2014年佔中、2019年黑暴的香港人最明白這道理,為什麼當日那麼多人對暴徒的暴行袖手旁觀、默不作聲甚至忍氣吞聲?就是因為做好人的代價實在太大,大到比做壞人的成本更高。


香港的法庭審判常常講「疑點歸於被告」,對比之下,我更喜歡中國刑法《第二十條》的法治精神: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我相信,這才是法治的初心。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6
好正
4
心心眼
3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4
嬲爆

評論